中學生拍微電影 道出成長的掙扎

親子

發布時間: 2017/02/15 16:33
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2:58

分享:

分享:

樂善堂梁植偉中學製作團隊:關學良、佘雅婷、莫鎮聰、鄭晴怡和馮梓浩。(林宇翔攝)

第四屆全港中學生微電影創作賽上周揭曉,今屆比賽以「展翅高飛」和「燦爛人生」為題,取得高中組金奬的樂善堂梁植偉中學,由該校一班中四攝製隊創作10分鐘《黎明之前》,以另類角度詮釋死亡,把沉重的中學生輕生主題,注入了正能量。

電影以4類學生回想自己的童年,以道出時下中學生的成長掙扎。故事講述4位主角包括:典型的宅男、學霸男生、沒主見的女生和渴望被肯定卻自我形象低落的同學,相約集體輕生後,在天堂和地獄間來回期間遇到一位神秘人,他要求同學回憶「一生最懷念的事」,道出生存真諦。

黎明之前代表最近光明的一刻,去片睇

用另類角度去詮釋死亡

擔任共同編劇和導演的佘雅婷和鄭晴怡謂4位角色是他們觀察到學校大部分學生類型,以此作藍本再加入想像力,創作成故事。而神秘人的出現,推動了主角們說出各自最大的渴望,望家長能反思子女的成長挫折。

當中平凡學生因沒受過肯定,故一直很不快樂,選擇以欺凌人爭取別人注意;而學霸一向生活在成年人期望下,倚靠補習才成績好,但從來沒有人問過他到底他最想要甚麼;而那位女孩子是沒主見,當人沒主見時,遇到外圍環境的負面思維,便會受到影響。

對自我形象低落的學生來說,老師一次的肯定,對他們可能有重大的影響力。(由受訪者提供)

她們謂編劇時不想用說教方法,或直接叫人不要放棄生命,故構思一個詭異的引子。

創作了彷彿有人集體被挷架的處境,我們也情商了一位師兄協助加入航拍技術,走入南生圍取境,想營造天堂和地獄間的迷你境界。拍攝時最難是遇到不穩定的天氣,因需要一天內完成整個戶外拍攝,故要邊等停雨邊把握時間拍攝,故拍了足足一天。

電影中出現了美麗有寓意的水滴鏡頭,她們謂難度也很高。

因我們沒有高階攝影器材,不能用高格數拍慢鏡,故只好用軟件補救。

同學去年暑假在南生圍拍攝和取鏡。(由受訪者提供)

該校校園電視台技術主任李永元老師(曾是電視台編劇)謂學校的微電影組已成立十年,學生會由中四加入,學習兩年,並每年製作一齣電影,過往曾創作過有關家庭、成長及反思輕生等題目。他強調教製作微電影,技術不是重點,而要啟發學生怎樣能不落俗套去講出故事,很考驗同學的創意,而每次構思表達手法,需要蘊釀數月才可令故事成形。

《再踏》:鼓勵面對挫折時找到同路人  

初中組金獎由中華傳道會安柱中學創作的《再踏》獲得,電影以「面對挫折」為靈感,全片充滿動感,最細小演員只有中一;故事主角因試過踏單車跌下受傷,之後害怕再一次嘗試學習,最後主角悟到自己若想幫助別人跨越自己,便要先踏出第一步,因而影響了同樣因遇過欺凌怕事的師弟。

電影充滿動感,中一的小演員跟師兄互動,演出自然。(由受訪者提供)

安柱中學負責微電影小組的劉老師謂,製作隊來自校內中二學生,他們用挫折作主題,卻拍出時下學生面對壓力下,一分內心掙扎及複雜的心情。

我欣賞學生創作的對白,例如有一幕是主角抗拒別人邀請嘗試再踏單車後,望向窗外自言自語:「我不是憎、而是驚。」其實好多小朋友是這樣的,很想突破自己、但又極度困惑。

電影透過兩位主角的經歷,鼓勵年青人勇於克服困難、走出陰影。(由受訪者提供)

她謂這一代的小朋友普遍接收到負面東西居多,較少有積極性思維。同學間多是聊打機或是非,較少談論個人內心的需要或盼望,更枉論向別人坦白自己的最害怕。

中學生普遍怕分享自己的懼怕,可能是怕瘀、或面對不到別人的反應,而寧選擇收埋自己。電影用輕鬆手法帶出了同儕的互動,最積極意義是:當孩子因希望幫助別人,踏出第一步後,發現到自己可以很有影響力。其實時下的年青人,是很少覺得自己有影響力,可感染別人。

《再踏》攝製隊部分成員,(右起)黃渤函、何煒華、吳學軒及陳啟揚。(由受訪者提供)

第四屆全港中學生微電影創作賽由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、智權教育中心及香港微電影學會合辦,所有得奬作品於3月4日上午在娛藝院線旗下iSQUARE鳯凰影院放映。

【其他熱話】前救護員憶靈異奇情 勿對死者照片說:後生時幾靚【有片】

【其他熱話】送花Iron Man 現真身:開心到尖叫

【其他熱話】「肥仔開倉」遊牧式經營突圍 價錢平過上淘寶?

撰文 : 胡麗珊 TOPICK 記者